昭君博物院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君博物院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教育做出新的努力,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化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提升新时代文物工作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大众重视文化遗产、社科普及,全社会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营造良好氛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君博物院为前来参观学习的36个单位和近千名党员、干部提供了讲解服务。让大家走进博物馆,切身理解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通过一件件的展陈文物,叙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通过不同时期的和亲影响,描绘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各民族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精神。
4月13日上午,为促进“共建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昭君博物院党支部与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学党支部、内蒙古航空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百什户村党支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小黑河镇派出所、内蒙古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携手开展“党建引领、同心助教”,共建“昭君”党建联合体成立大会,全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共建共创新格局。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萌芽扎根,3月11日上午,昭君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走进赛罕区桥华中学,有着十二年丰富经验的讲解员柳芳为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寓教于乐的历史文化课———《劳动者的智慧·民族交流的见证》。昭君博物院以“博物馆走进校园”教育活动为主体模式,通过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不仅是为了构建一个能够增进在校学生与博物馆间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寓教于乐形式来引发和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总结的思维模式及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准,也是博物馆与学校馆校共建的初衷及意义所在。
清明节期间,昭君博物院配合多所学校开展“学党史·祭英雄·做时代新人清明节主题党日活动”。学生们在青冢下深切缅怀这位对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对巾帼英雄——王昭君。怀着崇敬的心情,团员代表在昭君雕像前献花,全体师生鞠躬以寄托对她的哀思与敬仰。
今年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与重塑”。意在共同探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昭君博物院分别在线上、线下开展了相关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传播方式,重塑经典,展望未来。
图文/宫 娜
审核/武高明
责编/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