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博物院介绍

昭君博物院为呼和浩特博物院分馆,国际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
  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是以匈奴历史博物馆、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为基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昭君墓遗址为依托的一座遗址型博物院;也是以昭君出塞佳话及其王昭君墓系列纪念性设施为主体,集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展示和游览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是首个全面展示昭君出塞为代表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专题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45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平方米。2021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王昭君墓遗址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墓葬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昭君博物院文物保护和昭君文化研究的新高地。2006年,王昭君墓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考察王昭君墓遗址,挥毫题写了《谒昭君墓》七绝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诗后被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墓前,为王昭君墓遗址增添了深邃意境。王昭君墓遗址,是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被誉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昭君博物院现有文物藏品348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63件(套)。博物院以中国北方系青铜器、汉代文物、昭君老月份牌广告画以及现昭君出塞相关当代书画文物最具特色。文物藏品涵盖古今,品质精良,种类丰富,极具地域特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昭君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昭君出塞”“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设有《昭君出塞展》《匈奴与中原展》《中国古代和亲文化展》三大陈列展览。展出北方系青铜器、陶器、昭君年画等文物1600件(套),展陈文物类型多样、独具特色,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和亲文化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彰显了昭君文化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多样性、包容性、互助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王昭君墓遗址的保护利用和研究展示工作,博物院先后接待了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作为昭君文化、和亲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近年来,昭君博物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昭君博物院始终坚持以学术研究立院,以“北疆风格、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建设为目标,通过对文物藏品、昭君文化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展示,充分发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是增进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昭君墓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公元前58年,匈奴呼韩邪,即单于位,于公元前33年第三次入汉朝,并言“愿婿汉氏以自亲”,迎娶王昭君。汉匈对这次和亲十分重视,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史上的浓重一笔。汉朝为表示此次和亲的政治意义,汉元帝改元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也。并举行了隆重的“临辞大会”。昭君出塞和亲,“单于欢喜”,封昭君为“宁胡阏氏”。1954年,内蒙古包头召湾汉墓,出土了 “单于和亲”文字瓦当,这一发现,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汉匈和亲的重大政治事件,是颂扬和纪念昭君出塞和亲的实物见证。

  昭君出塞,今天被视为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融合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互鉴的典型案列。

  王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处,地处大黑河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蒙古语称作“特木儿乌尔虎”,即“铁垒”之意。王昭君墓,又名青冢,史料记载为王昭君葬地,其形制,覆斗式,高约33米,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是汉匈民族友好关系的实物见证。正如我国著名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所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1964年,王昭君墓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将王昭君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王昭君墓文物保护管理所,并正式开始对昭君墓园进行保护和修缮。自1986年至2017年,昭君博物院历经了四次扩建提升。1986年—1987年,王昭君墓墓体两侧增设梯状踏道,墓顶及墓体前新增了两座六角攒尖顶凉亭,增补和亲铜像,使整个昭君墓焕然一新。1997年,创建昭君出塞陈列馆,增设汉代阙门、嫱云浮雕、青冢牌坊等。2006年,新修匈奴文化博物馆、和亲园、昭君纪念馆等主题博物馆区。2015年4月—2017年7月,昭君博物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重点献礼工程,创建匈奴历史博物馆,该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系统、科学的展示和普及匈奴历史文化沿革的专题性博物馆。

进入昭君博物院园区,由北至南,依次有昭君主题游园、王昭君墓、和亲铜像、“青冢”牌坊、昭君雕像、“谒昭君墓”石刻碑和匈奴历史博物馆。神道两侧矗立有仿古石像生、单于大帐、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昭君故里及昭君出塞5D展厅。园区内整体建筑群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内涵,园林绿色为载体的旅游胜地。

文物保护与陈列展览是昭君博物院的主要职能,本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展示匈奴文化、突出昭君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与文物藏品优势,设定了五个陈列展览,以三大基本陈列为核心,专题陈列为补充,高品质特展为活力的展陈体系。院区内还设有文化体验区和数字展示区。

自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先后经过四次扩建提升,已形成了以“昭君文化”“匈奴文化”及“和亲文化”为特色的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积极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1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