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在戏曲中的形象

发布时间:2021-09-21 浏览次数:6577 来源:昭君文化

[作者李悦,男,汉族,作家、评论家。出版有《批评于丹》《批评集》《听雪集》等评论集,还发表剧本、小说等多部。白晨,男,汉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府干部。]


中国的戏曲兴起的时间要晚于西方戏曲,但是论其在世界产生的影响却不亚于西方戏曲。作为一种具有普世精神的审美娱乐,宋元以来的戏曲一度成为一种“社会性痴迷”。比如,明清时期苏州著名的虎丘山中秋曲会就有“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蕙子妾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溪童走空之辈,莫不趋之若鹜”的盛景。其中,以“昭君出塞”为题材创造的戏曲更是佳作辈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塑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喜爱、受人爱戴的昭君。


史海钩沉,我们不禁要问,在不同时代的影响下,昭君的形象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内涵呢?在不同种类的戏曲的演绎下,昭君的形象散发出怎样的艺术光芒呢?在不同时代的作家,甚至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笔下,昭君在戏曲中的形象究竟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



唐宋是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诗词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较之诗词的伟大与绚烂,唐末诞生、宋初发展的杂剧则着实平凡与朴实了许多。到了蒙元统治时期,文人地位逐渐衰落,曾经盛极一时的诗词也慢慢被元杂剧这种能够深受广大百姓喜爱并能引起文人墨客共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文学样式所取代。


随着杂剧的兴起,各地的杂剧演出非常活跃,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而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杂剧也不乏传世之作,如关汉卿的《汉元帝哭昭君》、吴昌龄的《夜月走昭君》、张起时的《昭君出塞》、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可惜前三部剧本均佚失,只有马致远的《汉宫秋》的剧本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作为“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一生杂剧散曲著作极其丰富。他的杂剧中,历来论曲者皆以《汉宫秋》为元剧之冠。有人就把其称之为古代昭君戏中的绝调。因为他不仅继承了前代诗人和民间传说的优秀传统如《西京杂记》《王昭君变文》等作品的影响,更摆脱了正史对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束缚,把家国之痛深深埋进昭君心中,其角度之独到、手法之高妙、创意之大胆,不禁让人叹服。难怪明代的戏曲作家、理论家孟称舜称:“《汉宫秋》如孤雁横空,林风萧萧,远近相和。只有《琵琶行》可相伯仲也。”


《汉宫秋》一名《孤雁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全剧共四折一楔。大致剧情是:汉朝中大夫毛延寿为取宠皇帝,献计在全国搜选美女,并为选中者画图,供皇帝按图召幸。民女王嫱美貌非凡,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发人冷宫。汉元帝偶然发现王嫱,爱其美貌,把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逃至匈奴,献出昭君画像,单于便派官员向汉朝求亲。元帝不愿割爱,但满朝文武个个惧怕匈奴,都劝元帝送昭君前往和亲。昭君看到元帝矛盾痛苦的心情,便主动请求去和亲,以息刀兵。临行时,元帝亲到灞桥送别,昭君留下汉家衣服,毅然登程,行到黑江边投江而死。单于怜惜昭君,把毛延寿解送汉朝问罪。元帝在深宫梦见昭君回汉,又被孤雁叫声惊醒。全剧以隆重接待匈奴使者、斩杀毛延寿祭奠昭君为结束。


对于《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我们认为,《汉宫秋》的主题是歌颂爱国情怀、批判投降妥协政策、寄托民族感情的。作者通过昭君的故事,总结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歌颂了王昭君的民族气节,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苟且偷安和文武官僚的奸贪,所以昭君的形象着实少了几分前朝的凄惨与悲怨,多了几分后世的勇敢与纯真,真可谓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贞洁女子。



《汉宫秋》的成功,让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间竞相传诵,也使此后与《昭君出塞》有关的戏曲都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和创新。进入明清时期,这样的主题和论调得到文人墨客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在明代,比较著名的有:陈与郊《昭君出塞》、胡文焕《群音类选》收录的《王昭君和番》、无名氏《和戎记》等;清代主要有:尤侗《吊琵琶》、薛旦《昭君梦》、周月清《琵琶语》等。


这些剧目虽全为叙述昭君出塞一事,内容上却各有千秋,昭君形象也各放异彩,大有百花争艳之妙。比如,明代创造的昭君戏曲中,昭君对外族的统治者不再那么憎恶。反抗精神也没有那么强烈,而是逐渐回归到了人性平和与宽容中,给人以外柔内刚的印象。而这其中,明代著名戏曲家陈与郊所著的《昭君出塞》就很具有代表性。


作为一个从小受到《春秋》熏陶的儒士,陈与郊的昭君自然少不了“忠贞烈女”的特点,她没有了久居深宫的幽怨,只有离别故土时的不舍和踏人异乡的哀叹;作为一个结交了很多家班主人、曲学大师、藏曲大家的资深戏曲家.陈与郊并没有花太多笔墨阐释昭君与元帝的爱恋,也没有辅之以昭君去胡地后的情景,而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紧随《昭君出塞》之后,陈与郊又创作了《文姬入塞》与之对应,特别在《文姬入塞》中设计了“文姬人塞凭吊青家”的情节。两位命运相似的女性,一出一进,一唱一和,真可谓异曲同工、相辅相成。难怪明代的政治家、戏曲理论家祁彪佳会评价他的《文姬人塞》是“略具小境,以此人塞,陪《昭君出塞》耳”。


到了清代,民族交流与融合、民族矛盾与战争的此起彼伏.促使汉族的知识分子多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社会地位中,一方面是寄人篱下的苦痛,另一方面却是孤芳自赏的高傲,这样复杂的情感让他们在创作与昭君有关的戏曲时只在创作角度和刻画人物的细节上得以完善和改进,而缺乏在主旨上的根本创新和发展。尤侗的《吊琵琶》就是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吊琵琶》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尤侗没有从汉元帝角度出发写情,而是让王嫱唱了主角,正所谓是“君王曾唱汉宫秋,未若佳人自诉愁。一曲琵琶数行泪,西风哀雁正当头”。也正因如此,剧中她的形象,丰满细腻;她的性格,刚强倔强,让人一见如故。比如,当元帝要送她和番,言称自己无奈并涕泪交流的时候,她道:“陛下,你堂堂天子,不能庇一妇人,今日作儿女子涕泣何益?”并予以辛辣的讽刺:


可叹你无愁天子小胆官家,薄幸儿曹枉涕泣,女吴 齐景漫咨嗟。娶舜唐尧。妃子,你岂不知嫁女和亲是先朝旧例?先朝金屋曾贮阿娇,到如今长门难保,只拼取玉珥珠环,权告免铁马金刀!


《汉宫秋》里,汉元帝也痛骂满朝文武无计御敌,只会逼君王献妃求和,却无非是“满朝都做了毛延寿”之语,而昭君之骂群臣,更是尖酸刻薄到令他们无地自容的地步:


可笑你围白登急死萧曹.走狼居吓坏嫖姚。但学得魏绛和戎嫁楚腰。臣等有应制送娘娘和番诗,恭进御览。噤声!亏杀你诗篇应诏,贺君王枕席平辽。


一面是昭君骂得尖锐,另一面却是群臣的麻木不仁.在送别的当口尚有雅兴写“应制送娘娘和番诗”,尤侗的讽刺,其实正是针对着当世文人官僚的习气而发。


新颖的是,第三折昭君魂返,入汉元帝之梦,这时的昭君却又表现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对于抛弃自己的君王,她怨恨,就算是魂归之时,口舌上也不肯放过他:“尚兀自称孤道寡,可怜你小朝廷救不得一浑家!”另一方面,她在临行的时候,又流露出她对元帝的关怀:


提不起生死情,诉不了离别话,临行时只说句珍重慰官家。……便官家有心留恋咱,怕脑背后将军怒发,阶下你听波,那呼韩邪一声声骂俺鬼随邪。


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吊琵琶》的剧情设计里更凸显文人剧的审美取向,没有单纯的团圆和好,只是无尽的遗憾,体现了作者寄寓幽深的情感与思想。哪怕昭君作为鬼魂,和亲也仍是她心底的痛楚与恐怖,与其说拆散他们的是呼韩邪所代表的匈奴势力,倒不如说是汉元帝本身的软弱无能。


清朝嘉庆、道光之后,杂剧、传奇相继衰落,各地地方戏剧兴起。昭君戏便成为地方戏曲中的一大特色。流传至今的有:漳浦竹马戏的《昭君和番》,川剧的《昭君出塞》《汉贞烈》,闽剧、湘戏高腔《王昭君》,京剧《汉明妃》等。



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关于“昭君出塞”的戏曲也有了全新的诠释与内涵。在当今的地方戏舞台上,有关昭君戏的剧目有很多且经久不衰,如京剧《汉明妃》、昆剧《昭君全贯串》、黄梅戏《汉宫秋》等皆有此剧。以京剧《汉明妃》为例,它在内容格调上基本沿袭了马致远《汉宫秋》,而在舞台艺术上有对昆剧《青冢记》的传承与发展,只是在结尾处让昭君为了民族团结而和番;当然,也有少数作品如川剧《汉贞烈》,让昭君投水殉国,保留昭君忠君爱国的完美形象。


其中,京剧《汉明妃》在尚小云先生一丝不苟的艺术改编和演绎下,呈现出更加卓越的艺术成就。


尚小云先生擅长扮演性格刚烈的巾帼英雄和急公好义的侠女形象。新编演的京剧《汉明妃》,让这部源于清代传奇的《青冢记》,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同时,在情节与艺术表现设计上,在剧情、曲文以及表演上,在突出主题与人物上更趋于完美,无愧其“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艺术形象。


京剧《汉明妃》的剧情是:汉元帝刘奭因正宫皇后无嗣,欲选妃以充后宫,朝臣张槐启奏越州太守王朝珊之女王昭君德容兼备可以备选。元帝命毛延寿去越州画昭君真容。毛向王朝珊索贿不成拒绝画像,昭君幼学丹青自画真容,毛恼羞成怒,另画一丑图交与元帝,元帝震怒,昭君被囚永巷。一日昭君弹琵琶解闷恰逢元帝闻讯召见,才知被毛欺蒙。封昭君为明妃,毛闻讯携画逃往番邦挑唆番王侵犯汉室索要昭君。大兵临近,元帝两难,昭君自愿和番为君分忧,元帝命其弟王龙护送昭君出塞,昭君面见番王要求处斩毛延寿,并永不再进犯汉室,将自己的真容由王龙带回,番王应允,昭君入塞。


京剧《汉明妃》的重头戏,准确地说应在《出塞》一折上,所以《出塞》一折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全剧的成败。也正因如此,尚小云在此折上投注的心血最多,他厚实的武功底子、高劲圆亮的铁嗓钢喉及高难度的舞蹈身段,也是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如果说昆剧《青冢记》是以唱为主,那么,尚小云则将之加工成为“文武兼善.歌舞皆重”的尚派名剧,也使其更加创新,经久不衰。在扮相方面,京剧《出塞》一折中王昭君的扮相与昆剧相似即昭君出场时,乃戴凤冠,着红蟒、玉带,后来弃辇乘马时,乃换戴昭君盔、狐狸尾、翎子,着昭君服、飘带裙子、斗篷,手拿马鞭。在心情刻画方面,尚小云也做了创新与充实,如:昭君准备出塞前,百官送驾,欲起行之际,王龙两次请昭君登辇,王龙第一次的催促,昭君藉由按扇、踏实、移步、止步、看辇、拭泪等动作,反映出她的犹疑与不舍之情;王龙第二次再催促时,昭君藉由轻轻顿足的动作,表达出终于下定决心的坚决果断,这一次次的区别让台下的观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今天,青年演员李玉刚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将传统戏曲和歌剧等艺术元素结合为一体,创作了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的故事串联而成的歌剧《四美图》,得到业内人士和新时期戏剧、戏曲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也使得“昭君出塞”这一题材的戏曲作品找到更符合当代人需求与喜好的创新思路以及发展方向。


当然,我们认为,《四美图》昭君篇中,在展现壮美歌舞的同时.更应该加入昭君主动出塞和亲,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 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团结的情景,让昭君之美更加饱满,也让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更加完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物的凄美上。


从元杂剧《汉宫秋》到新时期的尚派京剧《汉明妃》,再到如今李玉刚的《四美图》昭君篇,昭君的形象不断被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传唱并赋予着新的时代内涵,也让昭君成为还原历史真相、窥探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而她的形象在民族融合与矛盾并存的时期宁死不从的汉家烈女、在新民主烈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抗封建社会的革命斗士、在新中国成立后维护民族友好与团结的使者中不断变化,更让我们觉得历史才是昭君的高山流水。


如今,昭君已经走出了悲惨、哀怨、哭啼的形象,变得独立、聪慧、刚强,也更加地朴实可人、平凡美丽。这一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昭君艺术形象的蛻变,看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和精神构成的蜕变,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世界先进文化融合中的蛻变。而昭君也不再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艺术形象,她已经变成了草原上一首象征着民族友好、社会和谐、国家和平的长调,亘古不变,余音悠扬!


[参考文献]


[1] 林幹、马冀:《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可永雪、余国钦:《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内蒙古人民出社2004年版。


[3] 可永雪:《王昭君与诗歌与戏曲》,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讨会,2000 年。


[4] 高玲:《戏剧史上昭君形象的演变及启示》,《新余高专学报》2007 年第12期。


[5] 贺芬:《略论历代戏剧中的王昭君形象》,《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 年第1期。




编 者 按:原文载于《昭君文化》,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