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长篇叙事唱本《昭君和番》中的昭君形象

发布时间:2020-07-25 浏览次数:7038 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作者:甘发根 


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三峡大学研究员,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


摘  要:《昭君和番》是一部流传在昭君故里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长篇叙事唱本。民歌从民间的角度塑造了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她不媚权贵、高洁傲岸、孝顺父母、热爱故乡、向往并追求美好的爱情;她多愁善感,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她外秀中慧、充满智慧,性格坚强。体现了昭君故里人民的独特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关注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她貌美、善良、充满智慧;她出塞和亲,为胡汉两个民族的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①;她“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②,当呼韩邪单于“愿婿汉氏以自亲”②时,主动“请掖庭令求行”③,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两族一百多年的战争状态,开启了北方地方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的先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汉匈两个民族得以休养生息达六十年之久,因此昭君出塞成为千古佳话,王昭君也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而王昭君和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素材,备受重视。据有关专家统计,中国汉至近代歌咏王昭君的诗词有1000多首,戏曲68部,小说16部,散曲26首,说唱38部,中国现代以来的电影30多部、电视剧20多部、小说19部,民间故事20多种④,诗词、散文、论文、等有关的文章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在台湾不仅有昭君文化的研究机构,还有昭君文化节庆活动。苗栗县还把评选最美昭君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王昭君的故事传入日本后,通过汉诗、和歌、物语、歌舞伎、新体诗、小说等形式歌咏昭君成为日本文学的一大特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昭君现象有深入的研究,匈牙利的史学家通过多年研究论证,骄傲地向世界宣称他们是昭君的后裔。



兴山地处鄂西,是王昭君的故乡。“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这里具有浓厚的巴楚文化的底蕴,民间文化沉淀厚重,特别是兴山民歌是这一文化现象的杰出代表。兴山民歌以其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易于传唱等特点,为兴山人民所喜闻乐见。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昭君的人物形象,成为传承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民歌既有有本头的手抄本,也有没有本头的口头传唱,主要保留在薅草锣鼓、丧鼓、地花鼓、五句子歌等里面。《昭君和番》长篇叙事唱本就是兴山民歌的典型代表。


《昭君和番》唱本是兴山民歌中的正本头。说的是王昭君和番、赛昭君破番的故事。主要流传在三峡地区,尤其是在兴山、秭归、神农架、巴东等地区,这个故事在这一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根据2014年版《中国民俗志.湖北兴山卷》记载,兴山会传唱民歌的民间艺人就有100多人,很多民间艺人都能绘声绘色的讲叙这出故事,他们称之为《双凤奇缘》⑤,又叫《昭君和番》。即使当地普通民众也能大概敷衍陈述故事情节。2013年甘发根、蔡长明、饶晓敏用了2年多的时间,把从神农架、兴山古夫镇古井坪村(秭归县传入)、兴山黄粮镇百城村收集到的3个版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整理后的《昭君和番》217小节,每节10-20句不等,每句7个字。在整理的过程中,保留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对重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删节。2015年由兴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正式出版,全文被内蒙古《昭君文化》连载,甘发根、饶晓敏为该部唱本写的序《<昭君和番>民间长篇叙事唱本的传承与演变》一文也在2017年被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月刊》第6期刊发。《昭君和番》民间唱本的发现填补了昭君说唱文学的空白。


《昭君和番》叙事完整,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充满神话传奇色彩。故事从王昭君和汉王同时做了一个梦,二人梦中相见,情意绵绵为开始,继而汉元帝派毛延寿到越州选美女王昭君入宫。毛延寿选得绝色美女王昭君,因索贿不成,将王昭君眼堂点下滴泪痣,设计将王昭君打入冷宫,另以美女鲁金定代之。后毛延寿的诡计被揭穿,鲁妃自杀,汉元帝得以专宠昭君。毛延寿见阴谋败露,畏罪逃往番邦,且向番王献上王昭君美女图。于是番王发兵攻汉,索要昭君入番,汉王无奈,忍痛以昭君和番。昭君到了番邦,借番王之手除掉了奸贼毛延寿。王昭君最后自投白洋河,以死保全了名节。昭君死后留下遗愿,让妹妹赛昭君再嫁汉王,于是昭君之妹赛昭君被招入宫,被册封为皇后。番王再次兴兵伐汉,赛昭君得异人传授,大破番兵,凯旋回朝。赛昭君喜生太子。这段王昭君和妹妹赛昭君两人同时侍汉帝的故事,被称之为双凤奇缘。核心典型情节如下:


  故事从王昭君与汉王做了同一个梦,二人梦中相识,前世缘定,刘汉王承诺迎昭君入宫伴君讲起,是昭君命运的起因:


  八月中秋是佳景,父母三人花园进,


  饮酒赏月散精神。昭君饮罢进房门,


  和衣倒在牙床困。梦魂一游到帝京,


  御花园中会汉君。他把美人一声叫,


  你家住在何州城?姓什名谁说我听,


  不知婚配未婚配?选进西宫伴寡人,


  不知答应不答应?


 接着毛延寿奉旨寻找昭君。毛延寿的轻慢态度与昭君的刚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昭君不肯行贿,为毛延寿丑化王昭君埋下了伏笔,揭开了昭君悲剧命运的序幕。


  昭君来在中堂里,叫声父母问根底,


  所为何事哭悲啼?爹爹见问不瞒情,


  朝中差了毛大人,今日来到越州城,


  挑选美女伴当今,皇榜张挂在四门,


  单要昭君进朝廷。


  ………….


  王忠夫妻痛伤心,本当报上儿的名,


  父母年老靠何人?


  两腿打的血淋淋,叫我怎么不伤心。


  毛延寿在昭君画像上点了滴泪痣,昭君冷落冷宫。毛设计另选鲁金定代之。揭开了昭君命运变化的起因。这一节又名《昭君叹五更》内容如下:


  眼堂点下滴泪痣,进京贬入冷宫门,


  看到老夫显本领,连你父母也充军。


  ………….


  一更里来想当初,梦魂一游到帝都,


  汉王百般调戏奴。指望与你结丝罗,


  如古琵琶永调和,狠心冤家撇下我,


  不念奴家受折磨,每日冷宫里面坐,


  伤心泪眼流成河,黄花少年要几多,


  一阵思想如刀割。哭声汉王奴哥哥,


  何不放奴出落网。


  二更里来叹自身,指望进京伴朝廷,


  谁知神入冷宫门。想起当日在家庭,


  父母爱我掌上珍。羊肝玉汁用不尽,


  丫环使女两边跟,珍珠样样有,绫罗色色新、


  如今身坐冷水盆,谁人可怜又心疼。


  哭声汉王奴夫君,不念三更梦里情。


  三更里来叹双亲,想起父母养育恩,


  为儿早晚少孝敬。当日小女别双亲,


  父子母女泪纷纷,如今已有半年春,


  盼望回家无音信,每日闷闷坐,怎不想娘亲?


  朝思暮想欠成病,只说女儿忘了恩,


  哭声汉王心上人,怎不放奴转回程?


  四更里来断肝肠,青春年少无下场,


  可恨毛贼狗奸党。指望西宫伴君王,


  谁知冷宫受灾殃。也是奴家无主张,


  图形不该献奸党。上了人的当,全家遭祸殃。


  何不放奴回家乡,免得冷宫受凄凉。


  五更里来梦初醒,玉兔西坠日东升。


  宫门一带冷清清。哭哭啼啼进房门,


  命苦不能见汉君。父母空思想,女儿想双亲。


  何人替奴传书信?心乱琵琶弹不成,不该花园许终身。


民歌通过昭君叹五更,深深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不幸。叹自己身陷冷宫,美梦难成;叹过去快乐时光难再,今非昔比;叹父母养育之恩,无以报答;叹毛贼可恨,上当受骗;叹亲人难见,亲情难以表达。然后又用六段的内容以三黄女采药、韩湘子修行、雪梅为夫守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批评汉王的无情。这是昭君的悲剧命运变化的诱因。


  昭君不得见御 ,被迫和番。民歌这样叙述:


  昭君取出龙泉剑,汉王一见心胆颤,


  保住美人叫苍天。你今一死不要紧,


  孤王江山坐不稳。


  尽忠保国往北行,寡人一定不负心。


  君臣正在讲恩情,边关文书又来临。


  若要迟迟不动身,


  番兵又要打进城。汉王无奈把期定,


  二月十九到雁门。昭君哭死在尘埃,


  好长时间才还魂。


以上章节通过昭君的口深切的表达了昭君与汉王短暂的爱情甜蜜,远嫁番邦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为了江山社稷,昭君别汉王,辞父母,出汉宫。“怀抱琵琶马上弹,声声哭出玉门关”。这是昭君命运变化的转折点。


  昭君保全了名节,跳黑河自尽(白羊河)这一节又名《昭君叹五更》内容如下:


  一更里来叹番王,为奴两番动刀枪,


  损坏多少好忠良。 指望与奴结成双,


  同偕到老地久长。谁知奴是烈女行,


  岂肯将身伴牛羊。终日独坐泪两行,


  牧马悲鸣添愁伤。身投江中丧鱼肠,


  今生难得见汉王。


  二更里来怨奸党,你把人图献番王,


  无辜我把性命丧。终日独坐在异乡。


  远隔云山树苍茫。满朝孤群和狗党,


  纵有伤心对谁讲?吃的膻羊肉,饮的是河浆。


  生于何地落此方。叫人怎不断旧肠。


  三更里来怨自家,一对鸳鸯分两下,


  恩情惹得长牵挂。想起九姑娘娘情,


  说我逃难到番邦。痴心还想刘汉王,


  想断肝肠不发兵。明日白洋把节尽,


  祈望神灵要显圣,尸首送回南邦城,


  阴魂也谢神的恩。


  四更里来祝上苍,苍天早生英雄将,


  领兵报仇平番邦。嗟叹番王好痴心,


  鼓里打坐不知情。催起奴家把香焚,


  分明无常在勾魂。奴在番邦十六春,


  多蒙狼主好看承。没有别物将你赠,


  写封遗书谢主恩。不是奴家心肠狠,


  忠贞节烈自古闻。


  五更里来叹汉君,奴今为你把节尽,


  父母年老你看承。云山隔断不知情,


  只说奴家配胡人。终日为你欠成病,


  寒床冷被实难忍。无常下帖把我请,


  十王殿上去超生。望祈我主念孤魂,


  超度妃子了幽冥。


民歌叙述了昭君在番十六年的生活。昭君得神力相助,得紫霞仙衣使番王不得近身,保全了名节。番王怒斩毛延寿也是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叹五更表达昭君内心的幽愤。叹番王为自己两度兴兵犯汉,双方损兵折将,百姓受苦;叹毛贼献图可恨,使自己身陷异邦;叹自己与汉王恩情尚在,藕断丝连;叹番王重情义,不知内情;叹自己命苦,忧思成疾。昭君保全了名节,跳黑河自尽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昭君悲剧命运的高潮。


  接着民歌又以汉王叹五更的形式,深深表达了对昭君的爱慕和思念,以及后悔之情。《刘汉王叹五更》内容如下:


  一更想妻肝肠断,哭声美人难得见,


  铁打心肠她不转。我在北来你在南,


  千里姻缘使线牵。指望与你结姻缘,钟鼓同乐永和欢。


  哪知道:一轮明月被云掩,高山坠石落深潭,


  美人今日染黄泉,丢下孤王心何安?


  二更想妻心痛酸,进宫为我许香愿,


  今日方知是假言。怕是寡人心不善,怕是白蚌被虾染。


  美人今日节义全,孤王如同在梦间。


  这才是:人有离合与悲欢,好似彩楼戏牡丹。


  哭声贤妻叫声天,洞房花烛假姻缘。


  叫声冤家我的心肝,何日放得下女姣莲。


  三更想妻月正东,冤家一去永无踪,


  鸡母抱鸭一场空。孤王对你恩情重,言也听来计也从。


  哪知道,好心付与流水中,高搭浮桥枉费功。美人一旦把命丧,


  何日放得下女姣容。


  四更想妻肝肠断,冤家一命染黄粱,


  丢下孤王无主张。高僧道士把经讲,音容笑貌在哪方?


  时刻栖惶泪两行,谁人与我解忧伤?


  五更想妻如刀割,狠心冤家丢下我,


  朝思暮想难得过。也是孤王一时错,不该去到白洋河。


  望山烧香有几多,亲自还愿有几个。


  这正是:堰下鱼儿放下河,天边雁儿配鹤鹅,


  双手捶胸又跌脚,一十六年无下落。


  民歌以汉王的口气,表达了对昭君的思念和忏悔。这是昭君故事的余波,更是昭君悲剧命运的余波。


元帝与昭君仅有临辞大会一面之交。这是否与临辞请行时“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⑥的佐证?当然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临辞大会元帝第一次见到昭君,很是意外,可以理解,到底后来元帝是否想了昭君,想的程度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从史书记载看元帝是个感情非常专一的男子,他做太子的时候因为爱姬的死而悲痛成疾,做了皇帝后,宠信的女人只有两位。一位是将军冯奉世的女儿,另一位是一个姓傅的女子,为了表达对二位女子的喜爱之情,元帝还在女官职位之外增设了昭仪一职,地位仅次于皇后。元帝在位16年,身体又不太好,在昭君出塞的当年,即公元前33年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他对昭君的喜爱程度只能是个秘密。因此民歌这么演唱,最有可能的是歌手借汉王之口表达兴山老百姓的意愿而已。


最后王昭君的妹妹赛昭君被选入宫,得天神相助击退匈奴,赛昭君与汉王再结姻缘,为汉王喜生太子。是昭君故事的结尾,也是昭君悲剧命运的结束。这个结尾为昭君悲剧命运增加了一点亮色,可以看的出这应该是文人创作的一种结果,是故乡人民的一种自我心理安慰,只有这样故乡人民心理才能平衡,才觉得对得起昭君娘娘。


这部《昭君和番》民歌通过完整的叙事手法,塑造了昭君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悲剧命运的产生、发展、变化及结果全过程的原因。叙事完整,情节生动,情感丰富,人物形象立体感强,充满离奇色彩。在这部民歌里昭君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她保守了名节,以身殉国;她不媚权贵,保持着高洁傲岸的个性;她孝顺父母,看不惯毛延寿的颐指气使。当父亲受到毛延寿欺凌后,她设计要毛延寿屈膝拜倒在面前;她对故乡有深切的怀恋和感情,在冷宫中叹五更时处处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情真意浓。她既是一个外在美貌的佳人,更是一个内心坚强的典型,深得故乡人民的喜爱。在兴山县王昭君能五入《兴山县志》就可以理解了。清乾隆版《兴山县志》昭君以 贤德“列女”类入志,清同治版《兴山县志》昭君以重义入志,清光绪版《兴山县志》昭君以突出贡献人物入志,97年版《兴山县志》昭君以胸怀大义的和平使者入志,2003年版《兴山县志》昭君以文化品牌入志。可想而知民歌中的昭君形象是兴山人民最喜欢的类型,它代表了兴山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难怪《双凤奇缘》的作者雪樵主人说王昭君:“奇莫奇于有才有色, 虽颠沛流离, 不改坚贞之志, 能武能文, 虽报仇雪恨, 自全忠义之名。非特此也, 前因梦而咏好述, 能使芳魂归故土,后因梦而歌麟趾, 犹是骨肉正中宫, 乃知二难会称于女子者固奇, 两美兼收于一君者尤奇”⑦。


自古以来,兴山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善良,嫉恶如仇。昭君故乡的人们热爱昭君,怀念昭君,因此,在民间长篇叙事诗《昭君和番》中,昭君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再现,它反映了故乡的人们对昭君的怀念和热爱。昭君出塞两千多年来,故乡的人民对王昭君的关心、关爱深深植入了家乡人民的内心,昭君的形象永远是那么的高大、伟岸、丰满、完美。家乡人民希望昭君过得好,希望她永远是幸福的。故乡人民对昭君有一种永远割舍不了的骨肉之情。昭君故里的人民对昭君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和独特的审美文化习惯以及独特的审美文化需求。

昭君出塞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了几代人。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200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暨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武汉召开,会上主办方将王昭君汉白玉雕像确定为该组织的永久性标志,把王昭君定义为:“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这是对昭君最中肯的评价,也是最高贵的评价。由此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昭君永远活在兴山人民的心里,也永远活在一切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


  ——————

  ①②中华书局《汉书》卷九十四下P2830·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③中华书局《后汉书》卷八十九P1988·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④长江出版社三峡图书中心《世纪回眸·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大事记》第25至71页。

  ⑤《双凤奇缘》雪樵主人著,自序首页,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年8月。

  ⑥(中华书局《后汉书》卷八十九P1988·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⑦《双凤奇缘》雪樵主人著,自序首页,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年8月。


  参考文献:

  (1)《汉月边关万古情》蒋方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3月

  (2)《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

  (3)《后汉书》中华书局 1965年版

  (4)《兴山县志》清同治版

  (5)《兴山县志》清乾隆版

  (6)《兴山县志》清光绪版

  (7)《兴山县志》97年版、2003年版

  (8)《昭君和番》甘发根 饶晓敏 蔡长明 载内蒙古《昭君文化》2016, 兴山县文史资料第28辑 2015年2月

  (9)《昭君文化研究论文集》李学平 甘发根主编 长江出版社三峡图书中心2016年6月


  作者简介:

甘发根,文学学士,经济学研究生,经济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会员,《昭君文库》编写组成员,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三峡大学特聘研究员,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宜昌昭君文化网副主编,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兴山县智库专家,县政协党组成员、调研员。

著有专著《世纪回眸·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大事记》《昭君和番》《苦旅》《日本印象》《国香兰草》《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等;主编了《昭君文化研究论文集》《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青山绿水铸师魂》《兴山县农业志》等10余部;参与编著了《文体列锦》《中学语文自读津梁》以及文史资料、志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各类专著40余部。另有200余篇文章发表。





编 者 按:原文载于《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曹  琪


推荐新闻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