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离我们这里不远有个宝坪村,宝坪村有个叫王昭君的姑娘被朝廷选了妃。这一天,就要离开家乡奉旨进京了。一大早,香溪河两岩的乡亲们便到河边等候给昭君送行。说话间,昭君乘坐的龙舟顺流而来。一路上,鼓锣笙歌响彻峡谷。龙舟刚行到龙潭,平静的潭水陡然翻起了簸箩大的漩涡,浪头一个赶一个地朝船头扑来,飞溅的浪花把昭君姑娘的绣花鞋打得透湿,弄得龙舟前进不得,原来是潭中的龙兄龙弟舍不得昭君姑娘,便不由分说,喝风推浪,想把昭君留住。
岸边送行的乡亲们一见阵势,一个个急得不得了。船上的皇差见势不妙,怕万一人有个好歹,回去不好交待,当下决定起坡走旱路。
那龙好容易靠了岸,昭君姑娘换下被浪花打湿了的绣鞋,放进山腰一个小岩洞里,转身向家乡父老深施一礼,依依不舍地上路了。
再说离龙潭十多里的地方住着一个叫朱勉的夫妻两口,听说今日昭君姑娘起程进京,老远的赶来送行,不料来迟一步。等他们赶到龙潭,昭君一行人马已经走得看不见影子了。此时,听到送行的人们讲昭君走时留下一双绣花鞋,便说:“看不见昭君姑娘,看看鞋子也好。”他们寻来寻去,看到了半山腰有个洞儿,洞中放着一双十分精巧的绣花鞋,那鞋上的金丝银丝线放出了一道道耀眼的夺目的金光。朱勉两口想起昭君姑娘修楠木井,建昭君渡,为乡里做的种种好事,不由得默默祷念:“盼昭君姑娘一路顺风,平安大吉。你在家为乡亲兴利除害,你走了,也保佑我们得福吧!”夫妻俩在龙潭河滩上拣起一块五彩花石,向洞中掷去,只听得“当啷”一声,小石不偏不斜,正飞进洞口。夫妻两高兴万分说:“昭君姑娘应声了。”
事情也真凑巧,朱勉两口回来不久,妻子就身怀有孕了。这下子可喜坏了,因为他们三十多岁,还没得个孩子。
眨眼功夫,香溪河边的桃花又开了,朱勉夫妻果然得了一个小孩,长得可标致啦;白白的,胖胖的,还有一对圆圆的小酒涡咧!到了满月这一天,乡亲们都给朱勉贺喜,抱出孩儿来一看,个个都说:“这孩子的眉眼俊秀,跟昭君姑娘长得一样。”朱勉两口听了,心中一动,真是喜在眉头笑在心,就把那天在龙潭投石祷告的事说给大伙听了。这件事儿一阵风似地传开了,方圆几百里人家都晓得,昭君留下绣鞋就是留下秀孩儿呀。
打那以后,人们便给昭君放鞋的山洞起名“绣鞋洞”。简直传神了,说是只要把石子投进洞口,无儿得儿,无女得女。得了孩子须得还愿,做一双小巧玲珑的绣花鞋,放到洞中。老辈子讲,从前绣鞋洞里放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绣花鞋。
往绣鞋洞里投石子的风俗就一直流传到后世。说来也怪,昭君家乡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个个眉清目秀,标标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