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人诗词作品中的昭君形象

发布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5379 来源:丝绸之路

张 琳(汉阳陵博物馆 陈列保管部,陕西 咸阳 712038)


[摘要]王昭君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有着沉鱼落雁之姿,因和亲匈奴而名扬千古。昭君事迹在历史上本来很简单,但自两晋开始,昭君故事成为历来文人诗词作品中的歌咏对象。据《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一书的编者统计,历代专门以王昭君事迹为题材的咏史诗词有 700 余篇,本文就历代文人笔下的昭君形象尝试论之。


[关键词]王昭君;文人诗词;昭君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52-03


《 后汉书·南匈奴传》 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作为一位弱女子,王昭君是封建帝王的玩物和工具,她被无情地抛向异域沙漠;作为民族友好的象征,她又是和解与亲善的使节,换得了西汉与匈奴之间几十年的太平。她是一位悲剧人物,但在她身上却显现出一种崇高与伟大。在历代文人笔下,诗人们或表达对昭君的崇慕、赞许,或表现对昭君命运的关注同情,为之不平,有力地宣扬昭君精神,或借助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来抒发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借题发挥以自抒胸臆。


一、肯定昭君高洁的品质,歌颂昭君出塞和亲的贡献精神


历史为王昭君这位献身民族友好的和平使者做了很好的鉴定, 大青山下、大黑河畔的千年古迹昭君墓就是永恒的物证,体现了人们对王昭君的敬仰和怀念,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说:“在内蒙人民的心中,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由此肯定昭君和亲之功的声音便成为诗歌的主题,诗人们歌颂昭君的高尚品质, 赞颂昭君的为国奉献精神,将和平之功归于昭君。焦延寿生活于西汉昭、宣、元、成帝期间,是与王昭君同时的代人,他的两首诗是现在所见最早以昭君出塞和亲为题材的作品:


昭君守国,诸夏蒙德。


异类既同,崇我王室。


              ——— 《萃之益》


长城既立,四夷宾服。


交和结好,昭君是福。


             —— 《萃之益》


诗人从促成国家和平稳定的大处着眼,强调了昭君对汉王室与匈奴“交和结合”的无私奉献精神。


唐张仲素亦有《王昭君》一诗:


仙娥今下嫁,轿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诗人说士兵解甲归田了,武器也铸成了农具,牛羊布满边塞。寥寥20字,使我们看到了汉匈两地出现的蓬勃兴旺、美好繁荣景象以及民众受益的和平局面。而这都是建立在“仙娥”下嫁的基础上,诗人赞扬了和亲,也肯定了昭君的历史功绩。


再如宋郭祥正的《王昭君上马图》: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


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


首句即以“飘”、“秀”、“夺”、“春” 四字概括出王昭君身披斗篷、风尘仆仆出塞的形象。“甘心”二字则突出昭君人格的伟大,她用自己的容颜和躯体,为君王和朝廷消除边患,舍小家为大家, 牺牲自己为国家,可歌可泣。在这首诗中,王昭君一洗愁容,成为一位以身许国的英雄! 这种审视角度的变化,自有其深广的社会背景。 宋朝自建立之初就边患不断,且不论辽与金,就是在与弱小的西夏政权的战争中,宋军也频遭败绩。在强大的外患压力之下,诗人想起了那位曾消弥两个敌对国宿怨的女子,惊叹一弱女子竟然能给国家带来几十年的边境安宁,诗歌的画外音不言而喻。


二、同情昭君出塞的遭遇,抒发昭君内心的悲怨


在大量歌咏昭君的诗词中,最普遍的主题是描写昭君的悲怨。 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几乎都认为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难,所以,为之伤感、同情,发而为诗,大多名为“昭君怨”。诗人意在对昭君离汉出塞、远嫁匈奴遭遇的哀怜,诗歌以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留恋皇恩、红颜薄命为基调,怜惜美人不幸,悲叹命运不公。如唐李白的《王昭君》二首:


( 一)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二)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前一首 “今日”、“明朝”,“汉宫人”、“胡地妾”, 诗名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上马啼红颊” 语浅意深,把昭君远嫁时内心的悲伤写得入木三分。第二首诗中,苍凉的西北边隆风光掩遇在朦胧的月光下昭君一路孤寂,已经够可悲了。更可悲的是走上去玉门的道路,昭君就没有回来的日子。美丽的昭君憔悴了,没在胡地的风沙中,留下青冢让人叹息。自汉宫起,至“没胡沙”止,写出了远嫁胡地的全部历程,以月比人,既形象又贴切。最后以悲痛的心情哀叹昭君的不幸遭遇,同时对封建社会美丑颠倒,为昭君的出嫁异域、归期杳然感到哀怜和不平。


大历元年,杜甫流落夔州,作《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第三首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因“昭”字犯了晋文帝司马昭的“昭”字,晋人将其改为王明君, 之后就有了“明妃”之称。一个“赴”字,画龙点睛,使山水充满了生机;一个“尚” 字,写出了江村古落依然如故的状态。因为“尚有村”传达了一种“斯人已去”的寂寞感,自然界无穷的生命力更加重了物在人亡的惆怅情绪,巧妙地为全诗确定了悲壮的基调。 以“紫台”对“青冢”,在色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朔漠”对“黄昏”, 又烘托出一种肃杀渺茫的凄惨气氛,写出了昭君生前死后的哀怨。青冢瑟瑟,面向暮霭沉沉,一片萧条充塞广宇,象征着“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而给人留下了丰富的联想余地。杜甫自己“窃比稷契”,结果却遭到君王的厌弃,终老江湖。因此,他对昭君的厄运充满了同情, 对昭君的故国之思有着充分的理解。“空归” 二字让人肝肠寸断,纵使昭君魄魂归来也是枉然了。人们分明能从昭君演奏的琵琶曲中, 听到她那无穷的怨恨,点明了全诗怨恨的主题。


这些诗歌描景传情,刻画细腻,除去民族和好的主题,不写昭君对当时和后世的贡献,只书写昭君的悲怨。


三、通过昭君出塞抒发感慨,表示宽慰


历代文人抒写昭君的诗词中,有许多诗作真正目的不在于咏史, 只是透过这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著名的要数北宋王安石的《明妃曲》: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昭君在离宫之时,泪湿鬓角,自顾“无颜色”,但元帝都觉得一生哪里见过这样美貌的女子。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承上句的“鸿雁飞”,给万里之外的家人带信,说明自己在“毡城”生活很好,望家人不要挂念,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却是“君不见 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昭君若留在宫中得不到君王的喜爱, 也是像那阿娇一样的命运,孤老终死,嫁到异域反而得到了单于的宠爱强调人的失意与否,是不分中原和塞北的。写此诗前,王安石曾向皇帝提出过他的变法主张,但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反遭排斥 这首诗也是他政治失意的感情抒发。于是发出“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惊世骇俗之论,在他看来,皇帝的诏幸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所谓“恩宠”,而胡人的真诚相待使昭君获得了平等的人格,这才是千金难求的。人生的最大快乐莫过于“知心”,又何必分汉家和胡地呢?昭君主动请行,不就是为了寻找“知心”而去吗?地域不是惟一的依据,心才是恒久的价值所在。诗歌指出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 王昭君远到边疆去和亲未必是悲剧。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较为尖锐的时代,国力积弱不振,长期受辽、金、元等的武力威胁,人们自然对当局的懦弱无能特别敏感和愤恨。诗人往往反对和亲,借昭君对朝廷昏庸、将帅无能的批判来抒发个人的爱国之情。吕本中可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写了《明妃》一诗:


秦人强盛时,百战无逡巡。


汉氏失中策,清边烽燧频。


丈夫不任事,女子去和亲。


君王为置酒,单于来奉珍。


朝辞汉宫月,暮随胡地尘。


鞍马白沙暮,旃裘黄草春。


人生在相知,不论胡与秦。


但取眼前好,莫言长苦辛。


君看清薄儿,何殊胡地儿。


秦时国力强盛时,与匈奴战争,从来没有什么顾虑,如今却只能采取和亲的怀柔政策,因为朝廷想要清边只会让战事越来越多。历史因素与宋代的政治现实在诗人笔下完美结合,认为保卫国家这样的事, 将帅已不能胜任,派个女人去和亲就行了。诗歌借昭君出塞之事,痛快淋漓地抒写对宋代君臣懦弱无能、一味求和的愤怒和嘲讽。


昭君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在被动的境遇中采取的积极姿态,昭君出塞无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密切了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为汉匈两族人民的和好与融洽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像董必武所作《王昭君》一诗所说: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参考文献]


[1]可永雪,余国钦.王昭君[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1.


[2]鲁歌等.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3]可永雪,余国钦.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4]王国昌.试析王昭君悲剧形象产生的原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5]李世忠.论唐代的昭君诗[J].咸阳师院学报,2005,(5).





编 者 按:原文载于《丝绸之路》2010年第4期总第173期,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