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昭君博物院的社教员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之路沿线文化资源,把博物馆里的美育课堂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结合,形成融合发展的教学形式。让“博物馆”走进课堂,使学生们了解博物馆里的生僻字,感受青铜工艺之美及我国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2024年12月20日呼和浩特博物院(昭君博物院)宣讲团分别走进南柴火市街小学的两个班级开展别出心裁的两堂美育课程。“青铜纹饰之美”、解锁“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社教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青铜器的名称,图文并茂的引导同学们认识关于青铜器中的生僻字,同学们化身创意小工匠,结合历史背景,用小手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艺术的宝藏,同学们在作品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培养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也让他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向往,将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