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5 浏览次数:1418 来源: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


新年伊始,一条喜讯传来,350万青城儿女欢腾起来——呼和浩特市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3年1月13日,当这条喜讯从祖国首都传来时,呼和浩特各族干部群众欢欣鼓舞,这是呼和浩特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晶!


呼和浩特市,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继1999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荣誉称号以来,再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路生花。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青城各族儿女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共同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如今,民族团结进步“基因”已经融入青城各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呼和浩特蓬勃发展的“密钥”。


培根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针对性强,让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抓手。”聆听完“首府同心大讲堂”讲座后社区干部李静信心满满。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目标,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五大重点任务,以“一精准、五聚力”为总抓手,坚持“突出主线、融入中心、分类指导”,始终突出一个“融”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发展,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这里,“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早已成为共识。


  呼和浩特市各级党委(党组)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深入实施《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年)》,完善创建指标和示范单位(示范地区)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把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为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一进一主题工作,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地区)联创共建,精细化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组织保障等方面全力推动,构建民族工作新格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呼和浩特创新方法,让宣传教育“活”了起来。


昭君博物院开展的一场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参与,游客张洋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带孩子来昭君博物院参观,就是想感受一下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好有这个活动就参加了,我觉得特别好,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就能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有趣也很有意义。”张洋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积极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有形有感有效,通过线上线下摄影、剪纸、绘画、书法展览、武术比赛以及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旗县区、市属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活动,集中展示首府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生动实践;在民营企业、商协会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村(社区)基层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并充分调动群团组织优势作用,组织动员各族群众群体,开展各民族劳模讲述身边民族团结故事,创建共争“小石榴籽章”各民族青少年交流特色品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


  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力量,开设“互联网+民族团结”等微博话题,制作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系列动画视频,推出《这就是我生活的呼和浩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宣传片》《共绘发展同心圆》《石榴花开 同心战疫》微视频,制作《携手同心共抗疫 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短视频,以群众感同身受的内容生动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使民族团结工作真正做到抓手有形、受众有感、教育有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此外,呼和浩特市聘请区内外专家成立了统一战线专家智库,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分基地作用,确立重点调研课题,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取得实效。充分利用驻呼高校资源,推动在市委党校设立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呼和浩特分基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呼和浩特市还通过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面向各族干部实施示范工程、面向各族群众实施强基工程、面向各族青少年实施筑基工程“三大工程”,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全域覆盖。


创新举措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连日来,车身上印有各族同胞卡通形象的56路公交车吸引了市民打卡拍照,精心推出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遇见最美青城、青城红石榴、“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传承红色精神6个主题车厢,深受市民喜爱。这条呼和浩特市倾心打造的“团结奋进号”公交专线,精心选取了56路寓意着56个民族团结奋进心向党。“我每天坐56路上下班,不同的主题车厢里面都有不同的宣传标语和文化元素,感受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共有的精神家园,看着公交车身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心情会变得特别好。”乘客刘璐说。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呼和浩特市以文化认同为核心,全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主要街道、景区、学校、创建示范点等场所,设置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创新打造“民族团结”主题地铁车站、车厢移动展现阵地,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宣传标语、红石榴标识等形式,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符号。深化中华民族史研究,深入挖掘首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打造了《小康之路》《美丽乡村筑梦者》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优秀民族文化特色、符合现代文明理念的精品力作。深挖厚重的黄河历史文化、独特的现代工业文化资源,全力推进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建设清水河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老牛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设计推出大青山万里茶道红色之旅、城市之根黄河之旅、黄河岸线非遗之旅、昭君和亲文化之旅、敕勒川生态长廊之旅5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旅线路。着力打造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草草博园为代表的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示范带,以昭君博物院、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示范带,以莫尼山非遗小镇、南山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带,以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示范带等富有首府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窗口,让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推器”。2022年,伊利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区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蒙牛工业旅游景区获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昭君出塞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呼和浩特市挖掘昭君文化中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内涵,连续举办了23届昭君文化节活动,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深化昭君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推动呼包鄂榆以及西安、宜昌等地签订昭君文化旅游联盟协议,力争把“昭君和亲路”打造成国家级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推动昭君博物院创建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以昭君文化为载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两岸民众心中。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


  爱我中华,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呼和浩特市通过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印发了《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联合教研、结对教研、民族语言授课教师培训等各项机制,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列入全市公务员初任培训计划,率先在全区开展了全市普通高中国家统编教材教师专项培训和“全市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运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实现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全覆盖。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纳入市、旗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推动各级机关单位更好履行语言文字工作职能。大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应用培训、测试达标评估验收各项工作以及“学前学会普通话”“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主题活动,通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经典润乡土”计划等方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最显著中华文化符号深入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守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呼和浩特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嘱托,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底线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贯彻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承担起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大政治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平安首府”“法治首府”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网络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和属地管理、受理接访、化解纠纷联动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力守护好首府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城市安全,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守好国家安全防线。



和谐共融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在团结小区的活动中心,小区合唱团的队员们正在抓紧时间排练。“我们是多民族合唱团,大家因为喜欢唱歌就自发成立了这个合唱团,社区特别支持,给我们提供排练场地,大家都特别开心、和谐。”队员赵兰梅热心地介绍着合唱团的情况。


  小社区,大民生。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呼和浩特市印发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工作方案》,以结亲困难群众、宣讲民族政策、参加现场接访、化解问题矛盾、办结一批实事的“五个一”行动为载体,举办多层次多领域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展老旧小区“拆墙并院”工程,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迁徙流动的社会条件,将社区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选树首府民族团结“最美家庭”先进典型;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辖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虽然已经放假,但是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石榴籽之声”依然如期出现在了学校的公众号上,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学生罗娜是制作者之一。罗娜说:“‘石榴籽之声’每月一期,内容主要是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我们会通过诵读、拍摄微电影等形式展现给同学们,让大家感受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深入开展主题为“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革命历史教育,打牢各族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三帮一”结对共建活动,为每一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确定三所优质学校进行结对共建。



“您好,我在咱们社区开了一个小吃店,过完春节我想让孩子来呼和浩特市上学,该怎么办?”在三顺店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站,来自甘肃的务工人员王文杰正在咨询孩子上学的问题。“我们特别注重调动社区流动人口的积极性,促进流动人口与社区群众的融合,为此我们社区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站。”三顺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一芝介绍说。


  三顺店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站是在《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导下成立。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为了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呼和浩特市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领导体系,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等地签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议,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设立“红石榴驿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接待站”“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充分开展“社区是我家、民族团结靠大家”活动,全方位服务各族群众,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建中华民族一家亲和谐家园。


硕果共享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刺激尖叫的滑道组合、悠闲徜徉的漂流河、大型儿童水寨、儿童戏水区……随着新城区恼包村欢乐水世界的投入运营,这个冬季,呼和浩特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又多了一个好去处。特别喜欢水上运动的李欣,趁着周末带着全家人来到这里游玩。“有这么个地方挺好的,孩子特别喜欢,大人也玩得挺尽兴,春节还会来。”游玩了一天的李欣意犹未尽。



欢乐水世界只是恼包村建设的众多文旅项目其中之一。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特色文旅小镇,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民生幸福”的产业兴村之路,正是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实现美丽蝶变的“密码”,如今的恼包村已经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而恼包村的蜕变只是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呼和浩特市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等5个文件,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选派优秀科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组建驻村工作队,在“守底线、促衔接”的同时,切实维护和巩固了农村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大好局面。实施统一战线“同心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民族一家亲”项目,聚焦乡村振兴、文化和民生发展等8个领域,引领带动广大统战成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制定印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方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引导农村各族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全国一道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隆冬时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内却是一派热闹繁忙景象,这个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日处理鲜奶能力达6500吨,可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的项目,自投产以来,一直开足马力全力建设。而相邻不远、已于2022年投产的伊利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在设备工艺、物流仓储等5个领域则位居全球一流,是国内行业首家海绵工厂和标杆型5A级沉浸式工业旅游项目,年产能6万吨,可保障128万宝宝每年的口粮供应。抢抓国家奶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机遇,特色优势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在呼和浩特市,乳业成为第一个全链条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支柱产业,“中国乳都”成为呼和浩特市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呼和浩特市把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与服务保障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争创“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一主一副”、“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布局和“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和6%左右,城镇化率提高到近80%,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呼和浩特的风采。


  “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到单位了,实在太方便了,这是市委、政府送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随着金盛高架快速路正式建成通车,在和林格尔新区工作的王玲上下班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0多分钟,再也不用受堵车之苦。新建快速路,畅通“断头路”,改造背街小巷,在如今的呼和浩特,立体交通,多条道路,宛如一条条生机勃发的大动脉,满载各族群众通往幸福生活。


  最好的民族团结就是实现共同发展。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重点区域带动全局,持续发展、持续转变、持续特色、持续惠民,谱写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新篇章,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70%以上财力用于发展普惠共享的社会民生事业,养老、就医、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网织得更加紧密,兜底政策日益完善,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厕所革命”、燃煤散烧综合治理、打造“口袋公园”等一大批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的项目,推动各族群众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双整治”“双提升”。从2014年至2021年连续6次获得“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批“2022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并荣获了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无废城市、海绵城市、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国家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等10多个“国字号”荣誉称号。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瑰丽画卷在祖国北疆徐徐展开,愈发动人……



田畴载绿,花木扶疏。经过全市的共同努力,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内蒙古博物院等3家国家级教育基地,昭君博物院等3家自治区级教育基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等16家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及13家县级、9家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基地;创建了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清泉街社区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地区),托克托县、新城区等47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地区),蒙草生态等507个市级示范单位(地区),连续38年开展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先后涌现出23个国家级、144个自治区级、763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24名国家级、177名自治区级、1874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石榴花开,香满青城。沐浴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光辉,全市上下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矢志不渝地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为目标,深入落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城市基因,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团结奋斗,积极投身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中,以实际行动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呼和浩特新篇章,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崇高荣誉绽放出更加亮丽的时代风采。(本版文图均由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专班提供)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